潮南區司馬浦鎮美西村內一條河涌經治理后又恢復了生機
潮南區峽山街道大宅村,使用微生物(圖中白色圓形容器)幫助凈化河涌
一位村民駕船打撈漂浮物
文/圖 趙映光 王漫琪 黃曉杰
端午,這是一個最能體現中國人與水之關系的傳統節日,而扒龍舟則是人們在這個節日里的最大狂歡。
二三十年前的端午節,傍練江而居的兩岸百姓同樣以到江中賽龍舟、在江邊看龍舟為最大樂事。可惜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原來澄凈的練江因為污染逐漸失去了生機,龍舟競渡等江上活動如同水中的魚蝦一樣,早已絕跡;溪邊浣衣、水清舟悠、魚蝦成群、白鷺棲息的和諧畫面,如今只殘留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年輕一代看到的黑臭練江水,是這條“母親河”不堪重負的苦澀“淚水”。
近年來,得益于中央、省市各級黨政高度重視水環境污染整治工作,練江流域污染的各類短板問題正在加快解決。其中,位于練江中下游、轄區內練江河流長達28.08公里的汕頭市潮南區,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緊緊圍繞“斷源、截污、清淤、修復”的整治思路,以鐵的手腕,對癥下藥推進練江流域的綜合整治工作。
“練江之殤”:無一人可置身事外
“宛如白色絲綢、澄凈如練”,“河水清澈,蜿蜒如一道白練”,這是練江名字的由來,也是練江曾經被賦予的形容詞。
據介紹,練江干流全長72公里,流域面積1346.6平方公里。汕頭潮南區位于練江中下游,境內的練江干流長28.08公里,流域面積522.47平方公里,流經陳店、司馬浦、峽山、隴田、井都5個鎮(街道),流域內人口近120萬人,肩負著15萬畝農田灌溉和14萬畝農田排澇任務。
此外,潮南轄區內的練江一級支流共有5條,分別為金溪水、利陂水、兩英河、大寮水和龍溪水;現有河涌溝渠894條,總長約1050公里。流域內還有人工建設的南山截流河、中港河、司馬浦陳店截流、司馬浦截流等截洪工程。
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那些年的練江,確實是清澈如鏡,而且練江上游的白坑湖水至陳店鎮還可通木船,陳店鎮以下44公里可通小汽輪。夏日的傍晚,練江及其支流成了兩岸百姓戲水避暑的最佳選擇。
但如今,種種美好已不復存在。練江之殤,其實是流域內所有人的過,他們既是受害者,也是污染者,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據介紹,練江的流程短、落差小且蜿蜒曲折,致使蓄洪排洪能力差,直接導致由上游而下的泥沙,大量淤積在中下游,對練江的自凈能力造成一定影響。
不過,造成練江污染的最大原因,還是“人力所為”。原來,由于歷史上發展觀的局限,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整個練江流域的印染、造紙等重污染高排放低端產業、落后產能無序發展,加上環保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造成練江河道淤塞、堤圍老化、污染嚴重,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指標嚴重超標。
而除了觸目驚心的工業污染源外,畜禽養殖等農業污染和沿江兩岸百姓隨意傾倒、排放的日常生活垃圾也讓“母親河”很受傷,其水質長年為劣V類,基本喪失農用和生產生活用水功能,嚴重影響著沿岸群眾的生產生活。
練江之殤,刺痛了所有人的心。早在上世紀90年代,省、市各級政府就開始不斷進行規劃,提出了許多階段性的治理目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練江污染的惡化。
即便如此,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是,練江的污染至今沒有得到真正解決:廣東省環保廳信息顯示,今年一季度,練江干流綜合污染指數比去年同期上升7.8%,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被抽查企業存在廢水排放超標的情況。
可以說,練江的嚴重污染成為了汕頭市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正如汕頭市政府主要領導所言,當地在整治練江污染這個問題上,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無路可退的緊迫關頭。
整治之道:發動全民共同參與
記者梳理發現,自2014年省、市實施練江流域綜合整治以來,潮南區便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斷源、截污、清淤、修復”的工作思路,并制訂出了《汕頭市潮南區練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等十幾個方案,通過采取非常措施,突破重點難點,全力抓好練江流域綜合整治。
正是認識到了河涌整治的重要性,潮南區在汕頭全市范圍內率先全面實行了“河長制”,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班子帶頭擔任河長,實行“一條河涌,一名河長,一個整治方案,一個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確保每一條河涌都由河長負責落實整治。這項工作也得到了省政府、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和省環保廳等部門的高度肯定。
各級政府對于河涌整治的決心以及村委會的表率,逐漸構建起全民治水的格局來,在坊間引發了熱烈的反響。如今,許多潮南籍海內外鄉親、社會各界賢達也紛紛踴躍捐款,支持河涌整治工作。
與河涌整治同時進行的是,潮南區還堅決向污染源“亮劍”,重拳整治畜禽養殖污染和印染污染。一方面,按照汕頭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今年重新編制方案劃定畜禽養殖的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把練江沿江兩岸禁養區擴寬為1公里,并且關停淘汰、落實整改相關養殖戶;另一方面,自2014年以來,該區已累計關停淘汰177家印染企業,并要求清理后擬保留的132家印染企業,加快實施升級改造,采用新工藝、新設備,實施節能減排,淘汰高能耗、高污染工藝和設備。至2017年底,潮南區印染企業除10家停產外,122家印染企業已全部完成改造升級,提前一年超額完成階段性任務。
為確保練江流域綜合整治的效果,政府重視環保是前提,相關部門嚴格執法是基礎,來自公眾的支持與參與,同樣不可或缺。據悉,潮南區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創建了“環保+公安”聯合執法模式,建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全面推進環境監管執法全覆蓋,設立“潮南區環保執法工作”微信群,將違法排污行為調查情況第一時間在群中公開通報。
潮南區不僅將今年定為“環境違法行為嚴打年”,而且還制定出臺了《獎勵公眾舉報環境違法行為辦法(試行)》,從5月2日起到今年年底,對于舉報潮南區擬保留的印染企業偷排直排生產廢水,經當地環保部門查證屬實的,在10天內將給予舉報人30萬元獎勵。如此大手筆的重獎,在潮南區歷史上還是首次,體現出了當地對重拳打擊污水排放的決心。
在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潮南區將原深圳龍崗(汕頭潮南)產業轉移園區土地轉辦為潮南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作為練江流域綜合整治的突破口,擬投資建設資金43.26億元,確保到今年底所有擬保留的印染企業入園建設;創新項目征地建設生態補償機制,成功破解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的“鄰避效應”,推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順利動工建設,項目1#、2#兩臺機組已并網發電;省要求建設的峽山、兩英、陳店、隴田、司馬浦5座污水處理廠中,峽山、兩英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及二期擴建工程項目已實現通水試運行,陳店、隴田、司馬浦3座新建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均已進入商業運營。
攻堅整治:組織開展“五清”行動
對于練江流域的整治,潮南區一直在全力以赴行動。
但潮南區方面也坦承,對照中央環保督察的整改要求、省市練江流域綜合整治掛圖作戰的要求,該區對練江流域的整治效果與上級和群眾的要求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干流支流整治存在時好時壞”“水體污染情況依然非常嚴重”“基礎設施建設整體進展偏慢”“部分項目建設難以按規劃實施”等四個方面。
對此,潮南區方面表態稱,該區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部署,嚴格按照督查組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正視差距困難,采取斷然之策,堅決落實整改,不折不扣完成各項整治任務,堅決打贏練江綜合整治攻堅戰,努力建設綠色生態文明潮南。
在具體工作部署上,潮南區委書記張學龍表示,潮南區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鐵的決心推進練江綜合整治。真正落實“黨政同責”,壓實各級黨委政府責任,建立區整治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進行研究部署,立行立改;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以鐵的措施加快整改工作。組織開展“五清”大行動,在6月底前對亂扔亂倒的垃圾進行全面清理,同步建立長效機制,從6月份開始對各鎮(街道)轉運到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量進行考核,對達標者給予補助,對不達標者給予問責。千方百計推動印染環保處理中心、三個污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等各項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全力加快峽山大溪、中港河、秋風水的截污、清淤和生態修復等工作,確保8月底前所有工程動工建設。抓好印染企業的關停、淘汰和升級改造;三是加強執法監管,以鐵的手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四是要落實“河長治水”,以鐵的紀律防治河涌污染。落實屬地責任,確保整好一條、管好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