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到9日24時,全國海關共抽樣監測樣本227934個。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在厄瓜多爾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一個樣品樣本中,從厄瓜多爾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爾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上述企業的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其他227928個樣本檢測全部為陰性,對檢出陽性的樣本,經核酸序列分析并經專家研判,檢測結果提示,厄瓜多爾三家企業產品的集裝箱環境、貨物外包裝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風險。
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寧就冷凍水產品和冷藏肉類食品是否可以作為新冠病毒感染源的問題作出回應,基于國際組織相關權威機構的觀點和現有的證據,冷凍水產品和冷藏肉類食品作為傳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食品安全局、德國風險評估研究所、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國際權威組織和機構,都有明確的觀點,觀點也是比較一致的,新冠病毒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以及人與人的密切接觸傳播,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到目前,沒有新冠病毒經食物傳播的證據,這些觀點在世界衛生組織網站上和這些機構的網站上都能公開查閱到。
此外,截至目前,全球報告的1000多萬病例,我們國家確診報告的8萬多病例,也都沒有因進食食品而出現病例的報道。
專家研判認為,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反映出相關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為保護消費者健康,海關總署決定自今日起暫停掛斷上述三家企業在華注冊資格,暫停上述三家企業產品出進口,對暫扣的貨物采取退貨、銷毀等處理措施。
來源 | 央視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